找到相关内容217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转化与治疗

    可以应用呼吸与感觉接触,同时接受它们。当呼吸轻稳时,(觉知呼吸的自然结果)身心也会慢慢变得轻(清)稳,感觉也是一样。正念观察乃基于“不二”之原则:感觉并非与吾人分开,也不是仅由吾人之外的某物所形成,...它能陪伴你的害怕。基本的练习是以觉知呼吸来滋长正念。保持鲜活有力地觉知呼吸,正念自会逐渐增强。只要有正念,就不致淹没到害怕里。事实上,当你自我觉知时,害怕已经开始转化了。·  第三步是平静感觉,当以...

    一行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2165052.html
  • 佛性一体十二名

    存在(众生的身心虽然各不相同,众生的灵性却都是宇宙一分子,不仅相互合一并且和宇宙合一),这是一切众生都平等的根源之三。  现在,我们进入佛性一体十二名的内容。  1、佛性。佛,具有觉知、觉悟、觉醒三层含义。仅仅觉到自己以及人类是不生不灭的灵性的修行者,只是普通的觉知层次;已经觉到一切众生都是不生不灭的灵性的修行者,则是觉悟的菩萨层次;彻底觉到一切众生都是不生不灭的灵性并且能够点化修行者认识一切众生...

    如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11967438.html
  • 大圆满的精髓

    吠檀多哲学与佛教的禅。简而言之:   如果神性具有任何意义,它一定是无所不在、遍布四方与包容一切的,神性一定在你当下、此时、此地的觉知中。也就是说,你当下的觉知既不需要修正,也不需要调整,它本来就是完整...觉性就是当下这一刻,你的每一个觉知的活动就是神性的展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存在神性,或者说神性不可能是有限的。   如果神性具有任何意义,它应该是永恒的,或是没有起点的,也是没有终点的。如果神性有起点...

    肯·威尔伯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791615.html
  • 迪瓦·万杜达著:静 心(1)

    才会真正舞蹈  2.鹅从未在里面!  3.山顶上的观看者  4.你把自行车留在了哪里?  5.只需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6.所有的小径都通向山顶  7.庆祝意识  8.调节到不确定  9.清点觉知的片刻...的中心,完完全全地放松——那就是静心。而一旦你获得了它的诀窍,你就能处在那种状态,想多久就多久,最终你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处在那种状态。  一旦你已觉知你的本性能保持不被打扰的方式,以后慢慢地你就能...

    迪瓦·万杜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3348244.html
  • 月溪法师成道记

    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这个还是佛性否?   答:非佛性。都是见闻觉知脑筋的作用。思想起,固非佛性,思想不起,亦非佛性。思想起伏是生灭法。佛性是不生灭的,故了不相干。   问:我起一恶思想,改作为...,见闻觉知所支配故;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其中是空无所有的。自性能生万法,与无所有了不相干;背觉合尘固非佛法,背尘合觉亦非菩提,相对待故。譬如一面明镜,灰尘一来,明镜变为黑板;背尘合觉,灰尘拭去黑板变为...

    月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71557715.html
  • 此时此地是唯一的真实

    着觉知生活,就生活在“现在”,而且是无穷的“现在”,连成一片。  再次,空间的情况和时间一样,空间也是一个幻象。  空间中的“此地”,是你的觉知直接感觉到的,而“那儿”是你头脑的记忆和想象的衍生物。如果你不带头脑,你就一直在“此地”,不会在别的什么地方。  是空存在,而不是空间存在,你融入在无限的空中,所以,无论你跑到天涯海角,对于广大的空来说,你仍然就在空的内部,就在空的觉知内部——“此地”。  ...

    樊思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1558325.html
  • 佛性——本有的优秀品质

    意义上的心性,即心的清明和觉知,也包括慈悲等正面心态。  心是无形的。不是由原子或什么物质组成的。它清明,是因为能清晰地照见事物。它能觉知,是因为它有能力认知和觉察事物。  嗔怒与慈悲都是心态,也都是清明和能觉知的。这种清明和觉知的性能,就是我们发展的佛性。不过,嗔怒本身不是我们佛性的一部分,因为它建立在可以去除的虚妄认知上。  另一方面,慈悲不是建立在虚妄的测度上,所以它可以无限地发展。同样的,...

    土丹却准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2659668.html
  • 悟前悟后心境略说

    景象,是随波流转耶?抑有所□耶?今与昔比,其力如何?能不被八风所动否?   行者自觉,譬如登高而下视,但能觉知其下于我者,稍高则不及矣。今悟自心亦然,冷暖自知,若稍高于我者,不能知也,故初地不知二地。...我缘起之幻心,□成幻法。而我以慧照力,空此幻法,明心自不可得,当体三轮体空。三轮者,一能起之幻心,二所缘之幻境,三中□之幻法。此非明心者,不能如此。   (三)觉知三轮虽空,而我觉知之本能,非属断灭...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72886994.html
  • 内观法口诀

    》)一、(七)2、四念处(住)。   “真正”两句:佛说的超越智慧,非纯理论,更非玄学,乃需自己亲身体验、证悟,修习,并依之形成的新思想、行为习惯。   身念所缘,色身觉受;观察呼吸,觉知习练;   所缘:所观察的对象。   色身:即四大(地.水.火.风)所成之自己肉身。   观察呼吸:即入出息念定,指缘于呼吸的心念锻炼,训练对呼吸的觉知;警觉或明了呼吸之法。详见《选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374070.html
  • 创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三)

    可能质疑是否非跟什么发生关系不可,是否非得到什么东西不可;质疑它所经历的各种世界是否实在。要想做到这一点,猴子必须发展出全面的觉知和超然的理解。全面的觉知可让它看见发生奋斗的空间,从而看出其讽刺性和幽默...即止观之观(vipashyana)。我们不仅要确知每一行动的细节,还要知道整体的情况。观中含有对空间的觉知,亦即晓得精确的动作是在什么气氛中发生的。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行动的每一细节,这种觉知也会造成...

    创巴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0843038.html